印刷公司 對於許多印刷用戶來說,特殊光澤顏料是一個相對陌生的慨念,但是如果說起珠光顏料和珠光效果,印刷業內人士就熟悉得多,比如默克公司係列。傳統的珠光顏料一詞,從語義上有很大局限,容易讓人誤認為這種顏料的效果都是像珍珠一樣:白色、半透明、光澤淡雅柔和。 其實不然,即使系列也有多種變化,如S級(10~100μm)的顏料,顆粒相對比較粗,質感與柔和光澤的珍珠完全兩樣。
比如300與500系例的氧化鐵顏料,表現的是珍珠裡沒有金屬光澤。 所以,對這類層狀結構、以折射/干涉原理來表現光澤的產品用特殊光澤顏料來表述更準確或更具有代表性。 目前在國內包裝領域中,特殊光澤顏料的應用越來越普遍、不僅在於獨特的光澤效果,更因為使用簡便、靈活、更經濟環保。對於多數高檔消費品的包裝,如香煙、酒類、糖果和化妝品,採用這種裝飾方式更具有合理性。 下面是筆者對特殊光澤顏料在包裝印刷中試驗的新工序,可供參考。
單張紙凹印工序習慣上多數用戶使用雕刻凹印的方法印刷,原因是這和顏料的顆粒度比較大,需要用大傳墨的方法才能夠把一定數量的顏料傳遞到包裝材料上,使印刷達到理想的光澤效果。但是在紙合製作中,傳統的凹印成本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印版滾筒製作費用高;二是捲筒供紙方式浪費量大。 而另一方麵包裝客戶的成本壓力又越來越大,而且包裝樣式變化很快,短版活兒越來越多。這樣印刷廠商就不得不採用變通方式,例如單張紙凹印就是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法。 單張紙凹印可以和膠印結合起來工作,不必要凹印的顏料就可以採用膠印完成,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紙張的浪費量小得多,但對於片狀大顆粒的特殊光澤顏料,則可以用凹版形成有效的墨層厚度,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特殊光澤油墨在包裝設計中作為底色使用比較多,製作一支實地的印版滾筒就能夠應付多個活計上的不同特殊光澤油墨的使用,這樣從印版上就節省了許多開支。 還有一個優點是可以用來做印刷樣張、浪費小、而且效果和產品基本一致,對珠光類特殊光澤的樣張非常有效、更有利於包裝客戶溝通。但是應值得注意的是,單張紙凹印的印刷速度和印刷壓力都和傳統的捲筒紙凹印有些區別,有時候需要對油墨的性能作相應的調整,才能保證效果。
膠印聯機/脫機上光工序如果不採用單張紙凹印,可以和膠印合併使用特殊光澤效果的另一個方法就是上光。 上光又稱過油或罩光,傳統意義上是印刷後工序的一種,用於保護墨層不被蹭臟、蹭傷,並且提供額外的光澤。說是上光,其實是利用該工藝印刷,進行特殊光澤油墨的轉移,因為膠印的印刷墨層很薄,不能形成很好的光澤效果,所以這是一種“裝飾性上光”。 根據需要,這類上光可以安排在其它墨色印刷後,也可以安排在之前,作為打底使用。在包裝印刷中上光方式有好幾種,筆者建議的是使用專門上光機構的水性或溶劑性上光,而不是膠印中使用印刷機組膠印光油進行的,後者粘度過高,且大顆粒顏料的轉移性差。 近年來,上光發展設備採用封閉刮刀式機構,用網紋輥通過橡皮版或者感光樹脂版傳遞光油。這種機構除了節省光油用量外,其最大優點是可以進行精通的局部上光,起到獨特的裝飾效果。 這一點對特殊光澤材料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 包裝盒。
其實它也是一個柔性版印刷機組,這裡網紋輥對顏料的傳遞性有很大的影響,太細的網線數無法保證有效的傳遞,太粗又會帶來乾燥的問題。老式的雙輥式機構也可以用於特殊光澤顏料的施工,但是不能進行精確的局部上光。 如果使用水性上光,必須注意乾燥問題,一方面水性光油乾燥相對慢,如果要提高印速則必須調整好光澤參數;另一方面水性光油一旦乾燥在版輥上很難清除,所以停機時間稍長,必須先仔細清洗版輥。考慮到客戶會在不同的油墨系統中使用,所以針對水性、溶劑性和固化性分別生產了不同的珍珠顏料,在顏料名稱中分別以縮寫W、S和UV表示。 湖北通山山城印刷機廠推出的新型膠印機設備有多個刮刀式上光機組,有的在膠印色組前,有的在最後,就是為了進行裝飾性元素的印刷 貼紙印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