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科技對閱讀的影響

從少喜歡閱讀,喜歡書本的味道,喜歡忙裏偷閒,遨遊文字世界的無窮想像,埋首深邃的知識世界。

長大以後,工作的需要,經常出門在外,特別喜歡利用在路上的時間來閱讀。自此,手提包內常備書本,無論在候機室、飛機上或酒店,均可隨時滿足閱讀的興致。

我閱讀習慣比較「花心」,總不會一口氣讀完整本書,再看下一本,而是喜歡按心情選擇不同類型的書本,小說、哲學、管理學,以至與健康、旅遊、時裝相關的書本、雜誌,不一而足;再加上出門時,我亦常備聖經,手提包自然份量十足。

自從電子書推出以來,我的手提包來了一個大解放,無論是KindleIPAD,均輕巧、易用。薄薄一本,卻可以收錄成千上萬的電子書,讓我不愁寂寞。尤其Kindle,充電一次,便可用上整整一個星期,我甚至可在排隊時單手閱讀,方便非常。遇到不懂的詞彙,又可即時查閱電子字典。讀到精采處,更可於電子書上做筆記,在在都比傳統書本方便得多。而且,電子書不佔額外空間,不用花心思儲存,對寸金尺土的香港而言,好處更是不言而喻。

電子書的出現,將會為出版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轉變。有人說,它可能會取代傳統的書籍,我倒認為未必。就以我自己為例,自從電子書面世以後,我看書的數目只有增加、沒有減少,在家我較喜看傳統的印刷書籍,出門則以電子書作為我的精神食糧

科技的進步,我相信無論是電子或印刷書本的價格都會逐漸下降。而閱讀成本降低,將有助書籍的滲透率更廣更遠。

科技幫助人類改善生活,轉變往往都在不知不覺間發生。就如互聯網本身,它本是冷戰時期為防一旦發生核戰,軍用通訊網絡遭完全破壞而發展出來的一套軍用網絡系統,又有誰會想到,它會如此深刻的改變了我們今天的生活方式呢?

而互聯網當中最重要的溝通途徑—網頁語言—就更只是一個科學家為了方便同事間溝通的「傑作」,一切改變我們生活的革命,就在一連串不經意的進步當中發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