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歐美各國的垃圾處理及廢料回收情況

垃圾問題目前成為困擾世界許多國家的問題。不久前義大利發生的垃圾危機至今讓人記憶猶新。為治理垃圾問題,近日,北京市法制辦公佈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草案)》並公開徵集意見,明確指出北京將逐步實行垃圾計量收費,市民普遍關心的居民生活垃圾處理費徵收,也由此正式擺上臺面。那麼,“誰產生誰付費”是國際慣例嗎?各國如何對生活垃圾進行收費?又是如何鼓勵民眾減少垃圾產出量的?

美國各州、甚至是州下屬的各個城市的垃圾收費政策各不相同,但總的來說,減少垃圾量已經是許多地方政府的目標。目前也有一些州已經實現了為鼓勵人們少扔垃圾的垃圾計量收費。在美國,一般居住地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到府收垃圾,大多是一週一次。在比如艾奧瓦州、密蘇裏州和新澤西州、明尼蘇達州等一些地方,垃圾必須用專門的垃圾袋裝好,或是需要貼上專門的垃圾標簽,才有人回收。而這些垃圾袋和垃圾標簽都需要出錢購買,也就是說,扔一袋垃圾花的錢,肯定比扔兩袋垃圾更少。借此來鼓勵人們少扔垃圾。不過,政府也採取了種種辦法鼓勵人們重視垃圾問題,比如在明尼蘇達州,如果市民積極參與垃圾回收的工作,扔垃圾的費用就可以打折。

垃圾計量收費在美國並不普及,但垃圾分類在美國還是取到了廣泛共識的。例如在我們居住的弗吉尼亞州,不管是住公寓還是別墅,生活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必須分開來扔。哪怕一隻小小的塑膠盒子上,也會畫著可回收的標簽。儘管目前看來沒有什麼強制措施,但大多數的人都非常自覺的把報紙、玻璃瓶和塑膠放到專門的垃圾桶裏。為了讓人們享受到垃圾分類回收的好處,一些地市政府的垃圾回收站專門利用生活垃圾製成營養土,供人們免費拿取,這些可是栽花種草的好原料。可以說,收費也好,分類也好,想辦法給人們創造更好的生活才是美國垃圾收費和分類的最終目的。

美國的垃圾收費政策聽起來好像挺繁瑣,但是形成制度,培養了觀念,執行起來就有條不紊。瑞士在保護環境,抑制垃圾產生方面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呢?

瑞士各州對於垃圾處理的規定不盡相同,記者所在的日內瓦州並沒有對居民的生活垃圾收費,垃圾分類也並不是強制的,不過當地的居民大多都會自覺地將垃圾至少分為廚余、紙張和其他垃圾三類,放入居民樓樓下相對應的三個垃圾箱裏。另外,每一片居民區還會設一個分類更細的可回收垃圾的回收點,像玻璃瓶、易拉罐、金屬之類的就是扔在這裡,而且不同顏色的玻璃瓶、不同成分的金屬也都要分開回收。據我觀察,雖然不是所有人都會把垃圾分得這麼細,但是重視垃圾回收的居民還是不少的,經常能看到有人把洗得幹乾淨凈的玻璃瓶扔進回收箱。這可能與當地長期的宣傳教育是分不開的,據了解,瑞士的小學裏就有環保課,教給孩子們怎樣給垃圾分類,另外,我在這邊也不止一次收到有關部門寄來的垃圾分類宣傳冊,其中還有一本挺好看的掛曆,上面標出了在不同地區對不同類型垃圾的回收時間

據統計,瑞士的垃圾回收率是非常高的,70%的廢紙、95%的廢玻璃、71%的塑膠瓶和近90%的鋁罐都得到了回收,廢舊電池的回收率也達到了2/3,都處於歐洲領先地位。而他的廚余垃圾則會跟落葉之類的生態垃圾一起放在特殊的垃圾箱裏進行堆肥,這種堆肥垃圾箱也是幾乎每個住宅區都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裡處理生活垃圾雖然不收費,但是處理舊傢具電器之類的大件是要收費的,需要叫專門的運輸公司來將這些垃圾送到指定的地點,如果隨意亂扔的話理論上是要處以罰款的。但是這項規定實施起來倒也沒有那麼嚴格,平時在街上還是能看到人們不要的傢具或電器,不過大家還是會把這些東西很整齊地堆在一些特定的地點,既方便收垃圾的工作人員運走,也讓其他有需要的人能撿回去繼續使用

看來瑞士居民真的是非常重視垃圾回收的,環保教育從娃娃抓起的確起了相當的作用。法國是如何進行垃圾收費和鼓勵民眾減少垃圾產出量的?

法國的生活垃圾收費是含在地產稅裏的,每年的稅率會做出調整,那麼居住面積越大稅金就會越高。

法國制定的《環境污染法》中就規定,對廢棄物進行加工處理、回收和再利用等有利於環境保護的行為者,國家將給予各种經濟補償,加以鼓勵,而對於在產品的製造和使用過程中造成污染的行為者,將使用經濟手段,以減少污染。此外,1992年修訂的《廢棄物去除法》中還規定法國要徵收廢棄物填埋處理稅。雖然生活垃圾填埋稅不是向生活垃圾產生者直接收取,而是向生活垃圾填埋場的經營者收取,但這部分費用會直接轉嫁給生活垃圾產生者身上的

在減少垃圾出產量方面,法國2009年還專門定了一個垃圾處理的決定。每一個法國人,每年最多可產生生活垃圾360公斤,其中290公斤進行焚燒或填埋;在今後5年,實現將250公斤的生活垃圾進行焚燒或填埋;今後10年,要減少到200公斤。為實現這一目標,法國政府將致力於垃圾回收再利用項目的開發,同時降低生活垃圾的產生量。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發展,垃圾處理以及由此引發的環境和社會問題已經成為困擾各級城市政府管理者的難題。建立一套包括垃圾減量、填埋、焚燒和分類回收在內的合理有效的綜合性處理體系已經勢在必行。垃圾問題,涉及你我,希望我們都來為保護自己賴以生存的環境出一份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