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

在輕塗紙上印刷要注意的地方

印前製版綜合考慮是關鍵
俗語說七分 製版 、三分印裝,產品質量的檔次大致上已在製版 定型,應從產品質量的要求、 印刷機 的生產特性、輕塗紙的印刷適性、生產工藝的運用等方面綜合考慮,力求印製出高水平的產品來,所以印前的 製版 是關鍵。

1) 掃描定標。 在印刷圖像的高亮處,一般在12%的高亮區域是幾乎印不出來的(或網點發虛不飽滿),也就是說印刷品的高光部分基本由紙張的顏色形成。如果紙張的白度不同就會影響畫面主亮處的顏色亮度和飽和度,進而影響畫面的色彩對比度。 輕塗紙表面具有一定的光滑度、白度和光線反射能力,因此,對於輕塗紙,黑場定標大致為C=85-955%,M=Y=8090%,K=75- 80%。 圖像上如果沒有白場點,可以用紙色作為調節白場的參考點,調節到CMYK各色網點小於3%以下即可,在有輸出CTP時,定標數值可適度拉大展寬些。

2)適度調整圖像的反差、銳化及網點的網比。 紙張吸收性越強,網點擴大值越大,具體地說,輕塗紙的吸收性大於銅版紙 、低於膠版紙 。 在製版處理過程中,就必須對網點增大產生的影響進行印刷適性補償。 一般輕塗紙印的高調、暗調網點增大值為1015%,中間調的網點增大值較大,多達1525%,所以要有針對性地對圖像進行適度銳化及階調反差調整,使圖像更為清晰,這必需犧牲圖像的中間階調層次為代價的,使印刷品色彩好、飽和度好,顏色較鮮豔,能體現一定的層次和反差。明暗交界處增大了反差,使明亮的地方更明亮,黑暗的部分更黑暗來達到銳化的目的提高圖片的觀賞性,同時也方便印刷還原。 但過度的拉開反差、銳化,會使圖像過於失真、生硬、不自然。

輕塗紙的印刷適性介於銅版紙與膠版紙之間,其掛網線數在平版機印時設定為133175線左右;用質優輕塗紙時,掛網線數可高達200線;輪轉機印時應適度降為133150線。用輕塗紙印刷的產品一般不是很高檔、有高質量要求的,過高的網線印刷時易掉粉、堆墨,反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同時印版的耐印率很低,在成本及質量控制上得不償失。

設定平網的要求。 輕塗紙設定的大塊平網應在565%之間。 CMYK色版中的暗調疊印不易設計過多,因為薄紙表面的承墨量相對較小及其本身較薄,印跡容易透過紙面;同時網點65%以上的多色疊印過多會造成印後該處的網點擴大過多並很難及時 干燥 。

為能保持圖像印刷還原的色彩明度及艷麗,要適度對中暗調及深色中的藍、黑版進行調整處理,在能滿足圖像階調的前提下,降低必要的成分比例,一般要減少510%左右數值,同理也可適度對中暗調及深色中的黃、紅版提高815%左右數值

3) 油墨 總量設定。 由於輕塗紙紙質較薄和受 印刷機 生產速度的限制,決定了圖像總的油墨 量不能過高,這些必需要在印前製作時要調整到位,經實際生產對比,相應地調整參數為:輕塗紙印刷總墨量一般控制在270300%,其中平版機印的為280300%,輪轉印的為260290%,紙張愈薄總墨量愈要小,除墨層難 乾燥 外,還會造成蹭臟、透印的質量事故。此數值的設定由各單位的生產工藝及實際印刷情況所決定,取決於印刷時的網點擴大率。 若網點擴大率過大(當紙質較差25%,如某些國產B級的輕塗紙),則需減少該值,否則,暗調部分易糊死,中暗調層次損失嚴重;若網點擴大基本正常(如進口輕塗紙15%),則可適當加大該值,保證暗調部分色彩飽滿,表現出暗調區域層次,便於整個階調的必要再現。

4)建立必要的色彩管理制度,做好數據的記錄,善於對比測試,多用數據分析,制定出合適的輕塗紙印製輸出特性曲線,以便輸出時規範調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