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各種不同的活動姿勢,養成了各自的習慣,不同的姿勢對人體脊柱有著不一樣的影響。因此,要求我們注意平時的站姿、坐姿、勞動姿勢,以及睡眠姿勢等的合理性。 糾正不良姿勢和習慣,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尤其加強腰背肌功能鍛煉。 因為適當的鍛煉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環,刺激新陳代謝,增加肌肉的反映性和強度,糾正脊柱內在平衡與外在平衡的失調,提高腰椎的穩定性,靈活性和耐久性,從而起到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
對於辦公室一族,在工作中很多情況是保持坐姿,如果沒有一個健康科學的坐姿,很容易患上頸、腰椎病。那麼坐姿與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關係是什麼呢?
在許多時候,人的坐姿並不完全取決於人的本身,坐具對坐姿的正確與否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坐具不合適,同樣也可以引起腰痛。
坐凳子時如果沒有靠背,人們或自然彎腰坐著,或直腰坐著,可使腰椎保持自然屈曲狀態,腰肌相對處於鬆弛狀態,此時腰椎的穩定由腰椎周圍的韌帶維持,久坐后腰椎周圍韌帶易發生勞損;直腰坐時,腰肌處於收縮狀態,久坐后腰背肌持續收縮,易發生勞損,以上兩種情況都可產生腰痛。
老年人和有腰椎間盤突出症病史患者的腰背肌肉,韌帶彈性及耐力較差,有不同程度的退變或損傷,不合適坐凳子,尤其不合適坐太低的凳子。青壯年則由於肌肉、韌帶的彈性及耐力良好,較適合坐凳子。
椅子由於有靠背,可以承擔軀體的部分重力,使腰背肌肉處於相對鬆弛的狀態,同時也不加重腰椎周圍韌帶的負擔,可減少勞損機會。坐椅子時,應注意盡量將腰背部貼緊椅背,工作時,應將椅子盡量拉向桌子,縮短桌椅間的距離 物理治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